第八章 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运动

第八章 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运动

学习目标

了解地形在战斗中的作用和影响,学习研究地形的基本方法,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学会识图和用图。

地形是军事活动的外部条件之一,是对国防、战争、军事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物质基础。军事地形学是一门关于正确利用地形条件与军事活动的学科。如何利用地形,趋利避害,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始终是地形学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近几年来兴起的定向运动是国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国防教育开展形式的扩展。

第一节 军事地形学的形成与发展

军事地形学是军事上研究和利用地形的一门科学。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地形是军队行动的外部条件之一,是对战争、国防和军队进行军事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物质基础。

军事地形学是随着战争的产生而出现,跟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的一门军事应用学科。

古代战争以刀矛剑戟、弓弩车马为武器装备,以阵法和谋略为作战指导理论,在战场的选择上强调居高、用隘、扼险等地形的研究和利用。公元前六世纪,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把他对地形利用的规律以“行军篇”和“九地篇”著述于兵法之中,成为不朽的军事地形研究利用的指导理论。公元前七世纪,管仲在《管子·地图篇》中说:“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措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他把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从现地观察引向室内,在研究手段和方法上开了室内分析判断地形之先河。北宋时期,沈括利用锯末和糨糊(冬季用石蜡)制作局部地区的地形模型,或将地形刻于木板上,以便高级将领更加生动地研究地形。仅在木板上刻制地形模型一举就比西欧同一举措早了近600年。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公元前二世纪的三幅地图。其中的《驻军图》上标绘有驻军军事情况,这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军事标图。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将领李陵出征匈奴时,沿路绘制标明军队行动的地图,这是最早的军事要图。以上事实说明,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军事地形学内容最早的国家。

19世纪线膛武器出现,作战规模不断扩大,要求以军用地形图来判断战场地形利弊和指挥作战,由此导致以识别和利用地形图为目的的军事地形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军事应用学科而诞生。

在战斗中,除了强调单兵对地貌地物(又称地形地物)的隐蔽、掩蔽作用的利用以外,逐渐深入到地形对分队运动、观察、射击、隐蔽等方面的研究和利用。飞机、坦克和远程火炮的出现,则把地形分析研究和利用扩展到伪装、防护、工程构筑、通信和雷达选址、炮兵阵地选择等方面来。地形图不仅是判识战场地形的重要工具,而且是进行作战指挥判断地形利弊、实现地形最佳利用的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工具。在战术层次中,地形研究的内容更加完善和成熟。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以高技术武器和装备系统为作战武器和手段,以全维作战为作战理论。此时,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更为广泛而深刻了。美军1993年版《作战纲要》指出,由地理、地形、气象和基础设施四大要素所构成的作战环境的物质因素,其“综合威力是无穷大的”,“指挥官必须具有识别地形的能力……成功的指挥官要懂得地形及其如何影响作战”。在未来战争的战争规模更加扩大,前线后方以及战争与非战争行动和军民界限日趋模糊的情况下,从战役乃至战略的高度研究地形的利弊,成为军事地形学必须涉及和研究的问题。围绕着高技术条件下战役地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军事地形学必将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更加充实和完善。

第二节 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只要人类的活动在地球上,地形就对人类活动构成制约与影响。作为人类社会特殊活动的战争行动也不能例外。

不同地形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地形特点对作战行动会有着不同利弊影响。认识并分析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制约或影响规律,是军事地形学的重要任务。为此,首先要了解地形的类型、地形有哪些特性,进而才能认识并利用地形。

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作为最基础的专业战斗技术保障来说,应从地形基本作战特性上去研究,即从地形对部队和保障分队的机动、观察、射击、隐蔽、伪装、工程构筑、通信、防护和组织指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去分析地形的影响。

一、平原地形

平原地形一般是指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坡度在15°以内的宽广低平的地面,常简称平原。

平原地形地面平坦宽阔,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有利,经营开发历史悠久,人烟稠密,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水源丰沛,耕地面积多。这种地形有利于机械化部队行动和大兵团作战,利于遂行高技术专业技术保障;利于军队组织指挥和协同;便于部队和物资装备的前输后送;有利于部队的物资筹措、集结和疏散;易于动员人力、物力、财力和高技术力量支援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可利用大居民地掩护其军事行动。但我国南方平原水网稻田地形,不利于机械化重型装备的部队行动,宜于轻型部队机动作战。从战术意义上说,不利于隐蔽;无地质结构好的高地可供筑城,难以形成坚固的防御阵地;城市化的发展及城市的战略或战役价值,使城市作战不可避免;一年四季中,冬春季节展望良好,视界、射界开阔,不利于隐蔽和伪装,夏秋季节,北方高秆作物繁茂,便于隐蔽伪装,视界、射界受到限制;便于设置通信台(站)和通信枢纽;水源充足,便于组织实施核、化学和生物武器防护和洗消,但城市及其附近易于产生二次杀伤的目标多,增大了防护力量的投入。

二、丘陵地形

丘陵地形是坡度比较缓和、高差一般在200米以内、丘体布局零散、没有明显脉络的起伏地。

丘陵地形的坡度通常较缓和,相对高差不大,利于部队机动;丘陵地形宜农、宜林,经济比较发达;便于物资筹集;我国三大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同处于第三阶梯上,平丘相间,许多交通网连接各大中城市,交通发达;便于前后输送;丘体错落,便于选择指挥所,构筑阵地,便于设置通信台(站);丘陵地形便于构筑工事,除黄土丘陵地形外,地质条件好,工事的抗毁力强;许多丘陵地上覆盖有森林,隐蔽条件好,未覆盖植被的丘陵,视界、射界好;一般丘陵地水源较丰富,有利于部队“三防”的组织实施。

三、山地地形

山地是指地表起伏显著、坡度较陡、高差超过200米的隆起起伏地。

山地坡陡谷深,起伏连绵,多绝壁悬崖;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居民地稀少且多沿河谷分布,大而密集分布的居民少;道路网不发达,主要干线公路较平原、丘陵地形上的少且等级低,公路的坡度和方向变化大。所以山地影响部队机动,尤其影响高技术装备和重型武器装备的机动;有森林覆盖的山地影响部队观察、射击,但有利于部队和武器装备的隐蔽和伪装,没有植物覆盖的山地便于观察、制高和控制,但不便于部队的隐蔽;山地便于构筑工事和选择阵地,但常常会有观察、射击死角;山地便于选择和开辟指(观)所,便于选择通信台(站);山地不便于后勤物资的输送,但便于修建洞库,隐蔽配置,做到预储备;无论是光秃型山地还是山岳丛林地,对核、化学和生物武器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容易滞留毒剂,缺水的山地洗消困难;山地利于扼险固守、重点设防,同时,也便于进攻者隐蔽接敌,实施穿插、迂回、包围。

四、特殊地形

(一)城市化地形

城市化地形是针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相继加速发展而出现的概念。其特点是人工地物在天然地形上不断扩展和利用土地方式的改变。

作为平原、丘陵地形上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地形,在未来战争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城市建筑物密集,楼房和高层建筑群林立;城市管理严格有序,集中了权力和人力、物力、财力;城市往往是资源、物资和商品的集散地;城市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技术设备先进且较集中,战时组织技术力量和调用技术设备方便;城市生产生活保障、供应系统健全,便于战时提供有关服务;城市通信和交通事业发达,便于战时组织和自控区内的机动;城市建筑物突升突降,便于分层组织火力网;城市外围高层建筑有着较好的制高作用,可以控制城市外围、近郊以及过境道路之出入口和一定的路段;城市视射程急剧缩短且视界、射界受限;城市战斗发生后,可逐门逐房狙击,层层设防,无论进攻还是防御,兵力需要大增,支援比较困难;现代化城市的集中供气、供热、供电、供水等供给方式,战时极易遭到破坏,瘫痪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城市中及郊区的储油储气罐、化学、生物直至核能工厂在战火中极易产生二次杀伤;战火破坏建筑物,容易形成通道阻塞,影响市内机动作战等。

在古代,《孙子兵法·谋攻篇》就有“故上兵伐谋……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的结论。美军野战条令《城市居民地作战》中也说:“只有在必要时才实施城市居民地作战。”由此看出,未来城市居民地作战既不可避免,又不同于一般阵地之攻防作战。

(二)沙漠与戈壁地形

沙漠是地表面为大量流沙覆盖,广泛分布各种形态的沙丘的一种荒漠。戈壁是指地表为砾石及粗沙所覆盖的硬土层。

作为广布于我国北部的沙漠、戈壁地形,对作战行动构成一种特殊的影响。这种干燥区的主要特点是:雨量稀少,降雨集中;蒸发强烈,极度干旱;温度剧变,温差悬殊;气流活跃,风暴频繁;植被稀少,地表裸露。但这种干燥地区也有少量的绿洲,成为放牧地和居民点。

这种地形在无风时,视界、射界良好,但伪装、隐蔽及防护困难;沙漠地区地物稀少,判定方向困难;土质松散,对车辆、装备磨损巨大;在缺乏导向仪器器材的情况下,部队机动比较困难,但通过海湾战争,美军认为:“各种类型的部队都可以在沙漠地区作战。装甲、机械化和航空兵部队特别适于进行沙漠作战。”沙漠环境和气候容易引起人员的身体衰弱和精神疲劳、感觉迟钝;沙漠地区宿营、补给困难,由于缺水,生活、机械用水和洗消用水非常困难;为保障在这种地形上作战,对后勤保障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提前打井和战时供水是后勤的繁重任务。

(三)岛屿和海岸地形

岛屿是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大型水库中的陆地。面积大者称岛,小者称屿。

岛屿四面环水,面积大小不等。大陆岛和火山岛一般为山地,坡度陡峻,岸线弯曲、陡峭,滩地狭窄,除了较大的大陆岛以外,一般岛上淡水缺乏,居民稀少,缺乏有计划的道路和码头,岛上植被较少,气象水文变化比较复杂,夏季受热带气旋威胁及影响较大。

岛屿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取决于岛屿的位置、分布形态、自身形状、大小、岛上的地形以及港湾、交通和给水条件等。一般来说,岛屿利于防御,不利于进攻。根据岛屿分布的特点,近海岛屿是捍卫大陆的门户和天然屏障,是国防的前哨;我国南海诸岛是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出入通道,地位重要,海洋资源丰富,对国防和国民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除台湾、海南岛等大岛以外,其余岛屿坡陡滩狭,不便舰船停靠,登陆困难;岛上乔木植被稀少,隐蔽伪装条件差,难以完全避免现代之技术侦察;岛屿突出于海面,视界与射界条件好;岛上交通条件不足,重型装备上岛困难,机动条件较差;除珊瑚岛礁以外,岛上岩层条件适于构筑工事;不少岛上缺乏淡水,生存和机械用水以及防护的洗消用水困难;海上岛屿间以船艇相联系,以三军作战相协同,指挥难度增大;航渡时,战斗队形无以隐蔽和伪装,易于暴露作战企图;岛上物资筹措困难,岛外物资运送和补给困难较大。

海岸是海水面与陆地相接触的滨海地带,也有解释为邻接海洋边缘的陆地。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称为海岸线。

海岸对作战行动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岸滩及近海水文变化对登陆兵抢滩登陆的影响。其中:

岩岸,水深岸坡陡峭,岩石嶙峋,如不控制港口码头,很难登岸,既易受到岸上炮火打击,又不便迅速展开隐蔽。但便于岸上组织交叉火网,控制登陆地域。

泥岸,岸滩为淤泥,岸坡虽然平缓,但如泥过深,也不便抢滩迅速上陆,泥岸在涨落潮期间,滩宽变化大,增大了冲击距离,暴露被杀伤几率增大。

沙岸,底质平缓且较泥质滩为硬,尽管受涨落潮的影响,滩宽变化也大,如选择岸坡与舰船的龙骨坡度相近,则靠岸平稳,易于抢滩登陆,利于重装备登岸。

生物岸,由于喜水植被的影响,不宜作为登陆场,但防御一方可以利用植被隐蔽、掩蔽自己的行动。

港湾是舰船抛锚、停靠、补充给养、装卸物资之处,是海军作战的依托,是敌我双方争夺的主要目标。海岸突出部、沿岸高地和近岸岛屿是防御的重点。

第三节 地形图的符号与识别

一、地图的概念

地图是了解分析世界地理形势、政区划分、经济资源、人口分布、国际交往、历史演绎等的工具。地形图是战场环境判断、作战方案评价、作战指挥等的工具和中介。军事地形学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地形图这一中介的发展与应用。

地图是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若干现象的图。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完整的符号系统和文字注记,并根据不同用图的目的和用图层次的需要,对所表示的内容进行了有原则的取舍及综合。依地图所表示的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二、地图的比例尺

地图上某两点间的直线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叫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图上距离/相应实地水平距离

地图的比例尺通常以数字比例尺或直线比例尺标注在地图图廓外,是根据图上量测长度判定实地水平长度的依据。

在幅面大小相等的地形图上,比例尺越大,图中所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显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反之,图中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显示的内容越简略,精度越低。

军用系列地形图采用以下七种比例尺: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和1∶1000000。

三、地形图符号

地形图符号简称地形符号,是表示地形要素的空间位置、大小(或范围)、质量和数量特征的约定图解记号,由符号辅以文字注记构成。它是表达地表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本手段,也是识用地形图的依据和语言。

地形符号分为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地貌符号又依能否用等高线表示,分为等高线符号和特殊(亦称变形)地貌符号。

(一)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是用以表示、判识地面固定性物体的地形符号。从使用的角度分,可概括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按能否依比例尺,可分为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和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1.地物符号

(1)点状符号。点状符号是指地物在自身结构和形体上自成一体且相对独立、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见表8-1。测量控制点和独立地物,如电视塔、烟囱、水塔等。

表8-1 不依比例尺地物符号的定位点

点状符号具有明显的方位意义和精确的位置特征,在军事上常用来判定方位、指示目标、炮兵联测的参照物等。

(2)线状符号。线状地物符号是指地物以线性结构为特征,其宽度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见表8-2。如铁路、公路、缆车道、架空索道、水渠路堤、路堑等。

表8-2 半依比例尺地物符号的定位规定

(3)面状符号。面状符号是指实际地物占地面积能依比例尺显示于地形图上的那些地物的符号。例如密集式居民地、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森林植被等。尤其是植被符号,为了区别植被的种类及对作战行动的重要影响特性,当面状符号可以容纳说明注记并可配置符号时,应在其范围内,绘配置符号并加说明注记。

2.对地物符号的规定

为使地形符号易读、易辨,且具有理解的唯一性,测量上对其作出了统一的规定。这些规定是制图、用图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包括符号的定位、方向、颜色、尺寸四项规定。

(1)定位规定。定位规定是指以符号的特定点或特指线来代表地物在图上的中心点或中心线,给图上量测坐标或距离以依据。测量控制点和独立地物符号有定位点规定,其规律见表8-1;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线状地物符号有定位线规定,其规定见表8-2。

(2)方向规定。对于不依比例尺符号的图上定向所作的规定,叫符号的方向规定。符号的方向规定分为垂直南图廓描绘的符号(亦称直立符号)、按真实方向描绘的符号和变向(或依附性)符号三类。其规定见表8-3。

表8-3 符号的方向规定

垂直于南图廓描绘的符号是地物自身没有方向性的那些独立地物之符号,如测量控制点、水塔、烟囱、各类塔形建筑物、突出树等。按真实方向描绘的符号是地物自身方向性强的独立地物符号,为便于用图时判断其方向,作此划分与规定。如独立房屋、窑洞、山洞等。变向符号是指需依赖其他地物或现象描绘的符号。如城楼、城门依城墙而建;里程碑顺公路而立;西北干旱地区的残丘地之残丘随当地经常性风向而定等。

(3)颜色规定。颜色规定是依地面地物的自然颜色经抽象后而作出的概括分类规定,以增大地形图容量和提高清晰度,加强地形图的表现力。各颜色代表含义如下:

黑色:表示人工地物和部分自然地物。如居民地、道路、独立石、桥、涵、山洞等。

蓝色:表示与水、冰雪有关的地物,如河湖渠水库和雪山地貌中的粒雪原、冰川、冰塔等。

绿色:表示与植被有关的地物,如森林、灌丛的普染。

棕色:表示地貌与土质等有关的内容。

为保证用色的系统性,在注记中除不用绿色注记外亦遵守上述规定。

(4)对符号的尺寸规定。对符号的尺寸规定是指对符号大小、线条粗细所作出的规定。对测绘人员具有规范性质,在此不再赘述。

(二)地貌符号

用来表示地表起伏形态及其变形特征的符号称地貌符号。在地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主要采用等高线,其他还有晕渲法、分层设色法。1∶10000~1∶250000比例尺图上以等高线表示地貌;1∶500000图上用等高线加半晕渲图形表示地貌;1∶1000000图上以等高线为基础,以分层设色加晕渲表示。用以表示变形地貌即局部变化的符号,是特殊地貌符号。在此,只讲等高线和特殊地貌符号。

1.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基本原理与特性

(1)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线是地面高程相等的邻接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它是根据两平面平行线则两平面间必等距的原理测绘的,如图8-1所示,设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现以一组等距且彼此平行的水平面,平行于基准面与地表面相割,则必然会得到平行于基准面的一组水平截口,将各截口之截线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高程基准面上,并按一定比例尺缩小绘制于图纸平面上,便得到一组各自闭合的曲线,这曲线便是等高线。

图8-1 高程及等高线的概念

所以,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基本原理,是用平行于高程基准面的水平面去截地表面,则截线至高程基准面的垂距相等,即高程相等。

(2)等高距及其规定

等高距指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即两相邻平行水平截面间的垂距。等高距亦称“等高线间隔”。等高距的选择根据地形图比例尺、地面坡度和用图目的而定。

(3)等高线的特性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②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间隔与地面的坡度成反比,即相邻等高线间的间隔愈小,对应地面坡度愈大,反之则小。

③等高线的形状与相应截面截口的形状相似,故等高线与实地相应地貌具有对应性。

④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或同一等高距的条件下,高程越高则等高线条数愈多,高程低则等高线就少,由此可判读山头之高低;凹地则相反。

当地面坡度陡峭而无法逐一绘出每条应绘等高线时,允许隔1条中断1条等高线或中断4条等高线,在能清晰绘出的地方再延续绘出。这样,在图上的局部范围内,便出现了“等高线空白”现象。此时,应根据未中断部分来判定高程。

(4)等高线的种类

图8-2 等高线的分类

①首曲线。它是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亦称基本等高线,如图8-2所示。

②间曲线。它是以1/2基本等高距加绘于局部的、以长虚线表示地貌变化处的等高线,亦称半距等高线。

③助曲线。它是以1/4等高距描绘的曲线,是在用间曲线还不足以显示地貌的微小变化时采用的一种等高线。在图上以短虚线表示。

④计曲线,亦称加粗等高线。它是为了计量等高线的高程而设的。即从高程起算面起,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1∶10000为每隔3条首曲线加粗一条等高线)。例如,在1∶50000地形图上,计曲线的高程为50米、100米、150米、200米等。

为了便于辨明山头或凹地以及不易辨别的斜坡升降方向,在这些部位的等高线上,一般绘有示坡线,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接的短线,其不与等高线连接的一端指向下坡方向,如图8-3所示。

图8-3 示坡图

2.特殊地貌符号

用以表示那些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变形地貌的符号,称特殊地貌符号或变形地貌符号。如岩峰、冲沟、陡崖、崩崖、滑坡等,如图8-4所示。

图8-4 特殊地貌符号

(三)地形图注记

地形图注记是地形图内文字和数字注记的通称。用注记与符号相配合,以表示地形要素的名称、意义、数量和属性。地形图注记简称注记。地形图注记分为地理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如图8-5所示。

图8-5 地形图注记示例

1.地理名称注记

地理名称注记分居民地名称注记、山和山脉名称注记、水系名称注记和某些地理单元名称注记。例如,北京市、黄陵镇等属居民地名称;巫山、五台山、长白山脉等属山和山脉名称注记;长江、黄河、渤海、南海等属水系名称注记;舟山群岛、毛乌素沙漠、呼伦贝尔草原等属地理单元名称注记。

2.说明注记

用以说明地形要素的属性和性质的注记,称说明注记。例如,在管道符号上加注“油”字,则表明该管道为输油管道;在人行小路通过河流时,注“人渡”,以表明该处为一渡口;在沼泽符号中注“不能通行”,说明此沼泽不能通行;在普染的森林符号中注“松”,表示此为松树林等。

3.数字注记

以阿拉伯数字进行的以进一步说明地形要素数量特征的注记称数字注记。例如,说明桥梁性质、长宽和载重量的注记;说明山隘通行月份的注记;说明双线冲沟深度和单线冲沟宽深的注记;说明公路路面宽度的注记等。

四、地形图图式符号的识别

地形图图式符号的识别包括地物符号的识别和地貌符号的识别与判定。

(一)地物符号的识别

1.识别地物符号的一般要领

(1)按象形特点识别并记忆符号。象形是地形符号的一大特点,目的就是便于联想和识记。象形分为俯视和侧视象形两个方面。俯视图形象形的有土堆、土坑、独立房屋、桥、闸等,侧视图形象形的多数为独立地物,如碑、亭、塔、窑、烟囱、山洞、独立石、突出树与独立树丛等。

(2)按形与意相结合的方式识别记忆符号。许多符号是形与意的结合,例如残丘地、龟裂地、崩崖、滑坡等。

(3)从符号的共性和特性上识别。设计符号时顾及了图形与含义的内在联系,符号的基本结构体现了同类地物的共性,局部变换则突出地物自身特征。例如,虚线符号有不稳定、无实体临时性或废弃的意思,例如时令河、境界、徒涉场、季节性棚房及破坏街区等短齿线符号,其齿线表示陡坡面。而与短齿线正交的长实线则表示陡坡之上沿,它与其他符号相配合或用不同颜色表示,则构成具有陡坡性质的多种地物和某些特殊地貌符号。如路堤、路堑符号;陡坎、冲沟、梯田符号;有滩陡岸、无滩陡岸、堤岸、瀑布符号等;短平行线符号是表示桥梁、水闸、拦水坝、输水槽(蓝色)、不能通行汽车的拦水坝符号的共同基础,通过加绘表示其特征的短线或符号构成上述不同地物符号。此外,凡位于地表的线状地物用实线表示,而部分位于地下(或洞内)的则以虚线连接,如隧道、消失河段等。

2.识别地物符号应注意的问题

(1)以符号识别相应地物的属性;以定位点或中心线判明地物的实际点位与中心轴线,以轮廓点来判定地物的范围;以注记来认定地理名称,以简注来补充说明,以数字注记来确认地物特征。

(2)地物稀少的地区,在地形图上以多取为原则,用图时易于对比;地物繁多的地区,有的地物作了取舍(如多个烟囱或散热塔,图上表示的是更有方位意义或更明显的,其余的舍弃),有的作了综合处理(如大居民地街区、雨裂冲沟以及植被外轮廓),有的作了压盖处理(如某独立地物符号可能压盖了其他次要地物),还有的作了移位处理(如公路两边的房屋、与高等级道路并行的低等级道路等)。在用上述地物量取图上的距离或量取目标的坐标时都应当注意。

(3)居民地密集的地区,不可能注出每个居民地的名称,只能舍去一些小的不著名的名称不注,而注出大且有名的居民地的名称。

(4)注意地物的变化。在居民地外围、经济开发区、大型工矿和水利枢纽建设区、交通建设地带等,地物变化快,原有的地物在改造中消失,新增地物在建设中诞生。而地形图更新周期反映不了地物的变化速度。如此等等,要求识图、用图者多以相关地物地貌来判定。

(二)地貌符号的识别与判定

1.山体各部形态的识别

(1)山头的识别。山顶是独立山体的最高部分,称山头。山头有尖、圆、平山顶之分,相应地可从等高线的组合结构特征上反映山头的形态,如图8-6所示。

尖山头的等高线环圈小而间隔小,转折锋锐。

圆山头的等高线环圈浑圆而间隔均匀,转折和缓。

平山头的最高一条等高线露空宽大,而以下的相邻等高线骤然紧密。

(2)山背的识别。山背是从山顶以下外凸伸向山脚的部分山体。山背的突出棱线称分水线。由山顶类型可推至山背亦分为尖山背、圆山背和平齐山背三类,如图8-7所示。

图8-6 山顶特征及等高线表征

图8-7 山脊特征及等高线表征

尖山背的等高线纵向延伸较远,转折尖锐,等高线横向间距较小,锋脊明显。

圆山背的等高线转折圆滑,纵向间距较横向间距为大,条条等高线协调自然且近乎平行。

平齐山背的等高线呈阶状分组分布,纵向宽平且组与组间间距较大,但紧接着每一组内等高线间距变窄。

(3)山谷的识别。山谷是相邻两山背或相邻两山脊间的谷地,谷地各横断面上最低点的连线即合水线。山谷亦可分为尖形谷、圆形谷和槽形谷,如图8-8所示。

图8-8 山谷特征及等高线表征

尖(V)形谷的等高线尖狭,纵向延伸长短不一,谷地两侧之等高线十分紧密,相邻等高线之间间距很小。

圆(U)形谷的等高线在纵向上延伸较远,横向较宽,且等高线圆滑。

槽形谷的等高线呈槽状嵌套形结构,纵向间距较大,横向间距较近。

(4)鞍部的识别。鞍部是同脊上相邻的山头间形如马鞍的低凹部,如图8-9所示。

鞍部等高线由两组对称等高线构成:一组为相邻山头之山背的等高线,另一组为鞍部两侧之山谷谷源之等高线。按这两组山背、山谷是否对称的情况,鞍部可分为对称形的(如下左图之下部)和不对称的(如下图右图)。随着山背、山谷的类型不同,鞍部亦有区别。

图8-9 鞍部特点及等高线表征

(5)山脊的识别。山脊是同脉上由数个相邻山顶、鞍部交错连接的最高棱线,如图8-10所示。

图8-10 山脊与山脊线示意图

显然,山脊亦有尖山脊、圆山脊之分。

(6)山脚的识别。山脚是山体与平缓倾斜地的交线。在平原和山地相交处,山脚是一条明显的倾斜变换线。在此,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出现显著的变化。

(7)斜面与防界线的判别。斜面是由山顶到山脚的斜坡坡面。军事上把朝向敌方的斜面叫正斜面,而背向敌方的斜面叫反斜面。按断面的形状可将斜面分为等齐斜面、凸形斜面、凹形斜面和波状斜面,如图8-11所示。斜面上由山顶到山脚坡度的变换线称防界线。在防界线上能展望其下方的全部斜面,利于设置发射阵地和观察所。

图8-11 斜面形态

由图8-11可以看出:等齐斜面的坡度大致相等,等高线间的水平间隔亦大致相同;凸形斜面从上到下坡度由缓变陡,等高线则从疏变密,防界线以下易形成观察、射击死角;凹形斜面与凸形斜面正好相反,从上到下坡度由陡变缓,等高线则由密而疏,在防界线上可以通视其下斜面,便于观察、射击;波状斜面,实地斜面陡缓不一,其等高线疏密相间,

图8-12 土质符号和识别

斜面的若干地段易形成观察、射击死角。显然,从等高线疏密变化的位置上可以判断出防界线。

(8)凹地的识别。凹地是四周高中间低且无积水的锅形地。石灰岩地区多见有凹地地形。凹地与山丘一样用等高线表示,为与山丘等高线有所区别,描绘的凹地等高线内侧绘有两条示坡线,而山头的两示坡线则绘于等高线之外侧。这样,同一等高线上两示坡线相对者必为等高线之高程低于外圈的高程,山头则正相反,内圈等高线的高程高于外圈的高程。

2.特殊地貌符号的识别

特殊地貌符号的识别与识别地物符号的方法相同。

3.土质符号的识别

土质是指覆盖于地表基岩以上一定厚度之碎屑物质层的性质。地形图上只要求表示沙地、沙砾地或戈壁滩、石块地、盐碱地、小草丘地、残丘地和龟裂地七种,如图8-12所示。这七种土质符号形象对应,含义明确,易于识别。

第四节 现地使用地图

我们学习地图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正确使用地图,利用地形图分析研究地形,熟悉和掌握情况。将现地地形与地形图对照,是使用地形图研究地形的重要方法。

现地使用地图,主要是通过地形图与现地对照,明确敌我关系位置,了解周围地形的情况,确定遂行任务的方向、路线、距离和作战目标。

一、现地判定方位

判定方位是研究在现地如何辨明东西南北方位,明确站立点与周围地形的关系。主要的方法有利用指北针、利用天体、利用自然特征来判定。掌握这些方法是正确利用地形,保证顺利完成作战任务的前提条件。

(一)利用指北针判定方位

指北针是利用磁针在磁场作用下具有确定指向的特性制成的一种简单定向仪器。它集定向、测角和测距于一体,简单、轻便、实用,如图8-13和图8-14所示分别为我军应用的两种类型的指北针。

1.指北针的构造

六二式指北针由罗盘、倾角测量器和距离测量器组成。为照准目标,设有准星和照门,如图8-13所示。

罗盘由磁针和度盘组成。磁针旋转中心与度盘中心一致。当磁针自然“静止”时,其北端所指的方向即为磁北方向。度盘按360°制和密位制同时刻划,而沿逆时针方向注记刻度值,以便能直接读出磁方位角。度盘内圆按密位制注记,外圆按360°制注记。罗盘分划与磁针的正确配合是:磁针“静止”时,其北端与度盘零分划线重合,其南端与180°分划线重合。

倾角测量器由位于罗盘内的一个角度分划表和一个角度摆组成。当把指北针侧持至垂直位置时,角度摆借重力而处于自然下垂状态,当指北针的照门——准星连线或指北针直尺边与地表面平行时,根据角度摆在角度表上所示

图8-13 六二式指北针

的位置即可读得量测点处地面的倾斜角,即坡度。

距离测量由距离估定器和里程表两部分分别完成。距离估定器用来在现地估测两点间的距离,而里程表则用来从地形图上测量距离,距离估定器是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制成的。

八零式指北针是悬浮式指北针的一个型号,如图8-14所示,与六二式指北针相比,有几个不同点:(1)指北针的磁针与度盘固联在一起,磁针始终对准0°~180°。当转动指北针时,磁针恒指北,表盘外罩上的刻度线随壳身转动而对准不同刻度,以测磁方位角。(2)除可利用距离估定线和瞄准器测定距离外,还可利用密位分划线求取距离。(3)可测定目标的俯仰角。先用俯仰瞄准器瞄准所测目标,用手按一下按键,从俯仰角放大镜中即可读取所测之俯仰角。仰角时,显示黑色数字,反之为红色。同理,此法可用于测定坡度。

图8-14 八零式指北针

2.利用指北针判定方位

判定方位时,将指北针平放,待磁针稳定后,磁针涂有夜光剂的一端(或黑色尖端)所指的方向,就是现地的磁北方向,如果面向北,则背后是南,左边是西,右边是东。

使用指北针时,应注意避开磁性物体。使用前应检查磁针是否灵敏。

(二)利用天体判定方位

可用于判定方位的天体较多,这里介绍最常用的几种。

1.利用太阳判定方位

(1)利用太阳出没时刻的位置判定方位

利用太阳早出东而夕没于西的规律判定方位,是晴天白昼判定方位最便利的方法。其实,太阳出于正东,没于正西,在一年中只有春分日(3月21日)和秋分日(9月23日)这两天。在我国,大体上说,春天和秋天,太阳出于东方,没于西方;夏天,太阳出于东偏北,落于西偏北;冬天,太阳出于东偏南而落于西偏南。据此,就能概略地判定东、西、南、北方位。

(2)用太阳结合时表判定方位

利用太阳结合时表判定方位是白天任意时刻判定方位的一种方法。在北半球,当地时间6时左右,太阳升起于东方,12时位于正南方上空,18时左右沉没于西方。根据太阳这一视运动规律,假定时表(手表)的时针运动与太阳视运动同步,并时表时针与表盘中心“12”的连线间的夹角与太阳此刻的视运动方位角相应,那么只要使这种假定时针指向太阳,则表盘中心至“12”连线方向便为当地的北方向。根据这一推理,便得出利用太阳结合时表判定方位的方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当地时间折半时表判定方位对太阳,“12”字头指北方,如图8-15所示。

图8-15 利用太阳结合时表判定方位

例如,北京时间14时40分时判定某地的北方方位。当地经度从图上查得为东经105°00’。判定方法如下:

①改北京时间(标准时)为当地地方时。改算时按以下公式进行:

地方时=北京时间+(120°-当地经度)/15°

②时间折半对准太阳。时间折半后为7时20分;在表盘上“7”字后大约1/3处立一细物体,并使表盘的此处对着太阳,且使小细物的阴影通过表盘中心。

③看此时“12”字头所对的方向即当地北方。使用时应当注意,时间以24小时制计算。在北纬23°26’(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夏季中午时,太阳偏于天顶以北,故此季节不宜采用此法。

(3)用阴影方向变化判定方位

太阳随时间推移而西去,对地面某一竖立物而言,其阴影则渐渐东移。给定一时间段观察竖立物阴影方向的变动轨迹,即可判定竖立物处的方位。其方法如图8-16所示。

2.利用北极星判定方位

利用北极星判定方位,是晴朗之夜概略判定方位的简便方法。它和利用太阳判定方位一样,适用范围广阔。

北极星大约位于地轴向北延伸的方向线上,在

图8-16 利用阴影方向变化判定方位

北方星空,它的位置可认为不变,故可用来判定方位。

如图8-17所示表明了北极星与几个易于识别的星座之间的关系。为便于认识星空,人们把天球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个星座,并以人或动物的名称命名。北极星就是小熊星座中的α星。

图8-17 识别北极星

用北极星判定方位的必要条件是识别北极星,识别它有以下三种方法:

(1)由大熊星座识别。大熊星座即我国古代命名的北斗七星。它像一把勺子,顺着勺子口外缘的α(天枢)和β(天旋)星的连线方向延伸大约5倍于αβ的距离处有一颗亮星,这就是北极星。

(2)由小熊星座识别。从图上可以看出,小熊星座也像一把勺子,勺柄的柄端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3)由仙后星座识别。仙后星座很像英语字母W。连接β、ε两星,向宇头(即缺口)

方向延伸2倍βε处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由于地球自转,夜间看北天星空时,像以北极星为极,逆时针旋转一样。这样一来,在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季节不同时刻,见到的星空是不同的。有的能看到上述三个星座(北纬40°以上),有的只能看到其中的某个星座。但只要掌握了以上三种识别北极星的方法,便能很容易地找到北极星。找到北极星后,面向北极星,前方就是正北方向。

3.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位

在赤道以南及北纬23°以南的地区,夜间看不到北极星。上半年可以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位。

如图8-18所示为南十字星座。连接γ、α两星由γ距α方向延伸此间隔的四倍半处,就是南天极,即正南方向。面向南天极,其背后即

图8-18 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位

正北方。

(三)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位

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位是指根据某些具有方向标示性的地物、地貌及某些现象来判定方位。

我国北方地区农村住房的正门,多朝南开;古代宫廷殿宇、神庙宝塔均坐北朝南,据此可以判定当地方向。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由于定向风长期作用于地表面,在地面上形成了许多风蚀残丘,借此也可以判定方向。

我国南方潮湿地区,常见向阳面的土堤、高项较干燥无青苔生长,然而背阳面却长满青苔,借此亦能大概地判定方位。

许多工厂,为了保证厂房内的光照条件而又避免阳光直射,将厂房建为锯齿状房顶,窗子向北,例如纺织厂、印染厂。这也为在城区或工业区判定方向提供了依据和方便。

此外,利用植物喜阴喜阳树种的不同,也可以在山林地判定方位。

二、地图与现地对照

地图与现地对照就是使地图上各种符号和等高线图形与实地的地物、地貌一一相对应,确定站立点和目标点的位置。

现地对照地图时需要标定地图和确定自己在地图上的站立点。

(一)标定地图

标定地图就是使地图的方位与现地一致,这是使用地图的重要前提。

1.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方位

用指北针标定地图一般按磁北方向线标定。标定时,先使指北针的准星朝向地图上方,指北针的直尺边与地图的磁子午线密合,然后转动图,使磁针北端对正磁北方向,地图方位即为标定。

2.利用直长地物标定地图方位

利用直长地物(指道路、河渠、土堤、电线等)标定地图,应先在图上找到这段直长地物符号,对照两侧地形,使地图和现地的关系位置概略相符,再转动地图,使图上的直长地物符号与现场直长地物方向一致,地图即为标定。

3.利用明显地形点标定地图

如现地和地图上都有醒目的具有突出特征的地形点,叫做明显地形点,如山顶、烟囱、水塔、桥梁、独立树等。

标定时,先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准确位置,环顾四周,选一明显地形点(如远方的亭子)作为目标点,然后将指北针直尺边切于图上站立点和该目标点上,并转动地图,通过照门、准星瞄向现地目标点,地图方位即已标定,如图8-19所示。

图8-19 利用明显地形标定地图

4.利用北极星标定地图方位

在夜间,可利用北极星标定方位。标定时,面向北极星,使地图上方概略朝北,然后转动地图,使其子午线对准北极星,地图方位即已标定。

(二)确定站立点

1.估测法

估测法是在对照了站立点附近地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当站立点在明显的地形点上时,从图上找到该地形点,即站立点的图上位置。

如果站立点不在地形点上,但附近有明显地形特征时,可先标定估测法地图,对照站立点周围的地形细部,分析站立点与周围地形特征的关系位置,即可判定站立点的图上位置。

2.后方交会法

当站立点附近地形特征不明显,但周围有两个以上图上和现地都有的地形点时,可采用后方交会法确定站立点。其作业要领是:

(1)标定地图。

(2)选择离站立点较远的图上和现地都有的2~3个明显地形点(如图中山顶和房屋)。

(3)将指北针直尺边分别切于图上两个地形点符号的定位点上;依次瞄准现地相应的地形点,然后分别沿直尺边向后画方向线;图上两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的图上位置,如图8-20所示。

运用交会法确定站立点时,两条交会方向线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15°或大于165°,否则确定出来的站立点误差会很大(最佳夹角为60°)。

图8-20 后交会法

3.截线法

当站立点在线状地物(如道路、河流、土堤等)上时,可利用截线法确定其图上位置,如图8-21所示。其作业要领是:

(1)标定地图。

(2)在线状地物的侧方选择一个图上和现地都有的明显地形点。

(3)进行侧方交会。交会时,先将指北针直尺边切于图上相应地形点符号的定位点上;再瞄准现地该地形点;然后沿直尺边向后画方向线,该方向线与线状地物符号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图8-21 截线法

4.磁方位角交会法

在丛林或不便于直接从图上瞄准目标的地区,确定站立点的图上位置时,可用磁方位角交会法。其方法是首先测出至少两个明显地物的磁方位角并图解在地图上,其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

5.透明纸法

当在站立点上无法精确标定地图时,可采用透明纸法确定站立点的图上位置。其方法是在一张透明的纸上定一个点,从这一点向现地三个以上明显地形点瞄准画线,再将透明纸蒙到地图上,使这些线条同时经过各自的地形点标记,此时这些直线相交点就是站立点。

6.极距法

当便于测量站立点到已知点的距离时,可采用极距法确定站立点。其方法是选择一个距离较近并在图上和现地都有的明显地形点;向现地明显点瞄准画方向线;估测出从站立点到明显地形点的距离,并按比例尺在方向线上定出一点,该点即为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第五节 按地形图行进

按地形图行进,就是利用地图选定行进路线,通过地图与现地对照,保证按选定路线及指定时间到达预定地点的行进方法。

按地图行进,是地面部(分)队机动、训练、完成战斗与技术保障任务,夺取有利战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部队现地用图训练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课题之一,也是用图的最过硬本领。因此,每个军人都应很好地掌握按地图行进的方法和要领。

一、行进前的准备

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以何种方式行进,均应做好行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这里主要介绍地形图上的准备工作,其内容如下。

(一)选择行进路线

行进路线应根据受领的任务、敌情、地形和部队装备等情况选择最佳路线。行进路线通常由部(分)队指挥员选定或由上级指定。在图上选择行进路线时,应在了解道路分布情况的前提下,着重研究可能的行进路线上与运动有关的地形因素,主要是:道路的宽度(包括路面宽与铺面宽)、铺面材料、最大纵坡度和最小曲率半径对分队技术装备运动的影响;道路上的桥梁、渡口、徒涉场及穿行居民地的情况;必须越野行进的地段等。有敌情顾虑时,还应分析道路沿线植被所提供的隐蔽条件;影响部队运动的狭窄路段及危险路段,分析沿线两侧地貌的起伏情况、高地分布情况对控制路段及在道路两侧展开的影响。综合上述各因素,以所需行进时间最短为基本要求,选择行进路线。

路线选定后,应在行进路线沿途选择一些明显、突出、不易变化的目标作为方位物,以便于行进途中随时判定站立点,保持正确的行进方向。如行进路线上的道路交叉口、桥梁、两侧的高地、城市中的广场和突出建筑物等。特别在进出居民地出入口附近,应选择数个方位物,以便于在居民地内运动时保持方位。

越野行进时,转折点的方位物要明显,易观察。夜间行进时,方位物的选择应尽可能多且便于识别。

行进距离较远、沿途情况复杂时,还可查阅兵要地志或派出道路勘察小组,了解沿途地形的变化和气候、季节对运动的影响。

(二)标绘行进路线

标绘行进路线,就是将选定的行进路线(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及方位物,用彩色笔醒目地标绘在图上,如图8-22所示。

当行进路线较长时,应利用行进路线上明显的方位物,并结合大休息点对路线进行分段,然后分段标绘,并按行进方向顺序进行编号,以便行进中对照检查。通常可利用行进路线所经过的大居民地、大型桥梁、山隘等进行分段。各段距离长短,根据徒步还是乘车及方位物情况而定,必要时应调制行军路线略图。

图8-22 行进路线标绘

(三)量取里程和计算行进时间

在图上量取里程,应量取全程和各段的实地水平距离。当行进路线上地貌起伏较大时,应将水平距离换算成实地距离。

(四)记忆行进路线

记忆行进路线就是将行进路线的有关特征尽量记在脑子里,做到胸中有图,未到先知。无论采用何种行进方式,也不论是白天黑夜,方位物多少,有无敌情,记忆行进路线是赢得时间、保持行进方向所必不可少的。

记忆行进路线的内容主要行进路线每段的里程、行进时间、经过的居民地、道路两侧的方位物和地貌特征。特别是道路的转弯处、岔路口和居民地进出口附近的方位物及地形特征,更应熟记。

二、不同行进方式的行进要领

(一)徒步沿道路行进

徒步沿道路行进是按地图行进的基本功。

1.行进的基本要领

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应着重掌握以下三个环节:

(1)出发。在出发点上,先标定地图,对照周围地形,判定出发点在图上的位置,判定行进方向和道路,看准下一个必经点或附近的方位点,准确无误后记时出发。

(2)行进。行进中,应不断记忆沿途的地形情况,根据记忆与当前位置上对地形的观察,将地图与现地对照。做到边走边对照,随时明确站立点的图上位置,随时清楚已走过的路程,随时明了前方将要通过的方位物,力求做到“人在路上走,心在图上移”。

(3)通过方位物。根据行进里程与时间,估计接近方位物时,应注意在前进方向上观察方位物。当方位物出现时,应仔细对照方位物周围地形是否与地图一致,一致时,即可以此方位物为出发点,向下一个方位物出发。

2.行进时现地对照的重点

由行进的基本要领可见,能否正确地将地图与现地对照是保持正确行进方向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不断地判定站立点的图上位置。在不同的地形上,对照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平坦地行进时,通常利用道路的直线路段标定地图,多用道路的转弯、桥涵、沿线两侧的村庄及道路交叉点等判定站立点。在道路交叉口、道路拐弯处尤应注意判定道路是否改变,判断原有道路与新建道路的关系,以便保持正确的行进方向。

丘陵地行进时,多以道路结合明显山顶标定地图。以山顶、鞍部、合水线(当合水线明显时)、分水线(当分水线明显时)对照为主,结合居民地、道路对照,判定站立点,判断道路变化情况,判明行进方向。

山地行进时,应以指北针标定地图,重点对照山顶和山背走向、山谷走向,结合道路对照,判定站立点及行进方向。

在各种特殊地形上行进时,应根据地形特点,找出该地形中不易变化且较明显的地形特征作为对照的重点,综合利用判定站立点的各种方法,判定站立点和目标点,掌握行进方向。

3.几种情况的处置

行进中,特别是通过方位物时,可能出现地图与现地对照不上,难以判定站立点的情况。此时应分析原因,正确处置。

(1)地图与现地对照不上时,应停止行进,判明方向,根据通过前一方位物以来的时间,推断行进距离;然后在图上从前一方位物起,沿行进路线向前量出该距离,作为站立点的可能位置,再与现地对照。经对照地图与现地一致后,方可继续前进。若还是对照不上,则可从该位置向前或向后假设几个站立点的图上位置进行对照。均对照不上时,应考虑方向是否错了。

(2)现地地形变化较大时,应分析该地区地形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现地对照时,首先对照不易变化的地貌和地物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哪些是变化了的地形,哪些是新增的地物。通常应着重对照山顶、鞍部、山背、山谷、村庄、河流及高级道路(铁路、公路)。通过对照,搞清了地形的主要变化情况(特别是道路的变化情况),明确了前进方向后,再继续前进。

(3)走错路是指没有按选定的行进路线行进。走错路的原因可能是,地形变化大,在路交叉处没有对照好,就选择了错误的路线行进。走错路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虽然路走错,但能判定出站立点的图上位置;二是判定不出站立点的图上位置,但能肯定是走错路了。对第一种情况,应在图上分析站立点与预定行进路线的关系,然后选择路线插至预定行进路线上。对第二种情况,则应按原路向前一方位物点返回,直至能判定站立点的图上位置时,再取近路插至预定路线前进。

(二)乘车行进

乘车沿道路行进简称乘车行进。乘车(汽车、摩托车、装甲车等)行进是现代军队长距离机动的主要方式。

1.乘车行进的特点

乘车行进的用图特点是:行进速度快,方向转换频繁,颠簸大,视界、观察时间受限,故观察地形粗略。稍一疏忽,就容易走错路,一旦走错,差得就较远;纵队行进时,走错路对行进时间影响很大。因此,不能中断地图与现地的对照,否则就不易判定站立点的图上位置。

乘车行进时,除应做好基本准备工作外,应根据乘车行进的特点,注意以下几点:在图上选择行进路线时,应着重考虑道路是通行条件,尽量选择路面质量较好的道路;选择方位物时,应选择离道路稍远,大而明显的突出目标;用彩色笔标绘行进路线,准确地标绘道路的转折情况;最后,将标有行进路线的地图,按行进的顺序叠放,以便沿途对照取用。

2.乘车行进的要领

乘车行进的要领与徒步沿道路行进基本相同。根据其特点,还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行车里程和速度。出发时要标定地图,明确行进方向和路线,记下时间和车辆里程表上的里程数,行进中可通过时间、速度计算里程或查看里程表,对照事先在图上量算好的各段距离和时间,判定站立点在地图上的大致位置。

(2)随时标定地图。一般以直线路段标定地图。为使地图上的行进路线与现地的道路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当车辆转弯时,必须相应地转动地图。方法是:车转图也转,方向正相反。如车辆向右转,手持的地图必须向左转相应的角度,以保持地图与实地方向的一致。

(3)提前对照方位物。由于车速快,方位物一闪而过,地图与现地对照的时间短促,因此行进中,要高度集中精力,不间断地提前搜索方位物,提前对照,做到“人在车上坐,心在车前行”。

(4)正确通过岔路口。即将行至岔路口时,提前和司机打招呼,放慢车速,仔细对照无误后方能通过。无把握时,应果断停车对照。

乘车行进的特点,要求车队负责人(带车人)尤其要熟记地图。这样在带车中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照与观察方位物及地形的变化上。也只有做到熟记地图,才能更好地适应战时需要。

(三)越野行进

基本不沿道路的行进称越野行进。

在道路稀少地区(沙漠、草原),或者因任务需要,不能沿道路行进时,常采用越野方式行进。越野行进通常采用徒步方式进行。

越野行进时,因地面起伏不平,障碍物多,障碍情况复杂,难以保持行进方向,故多采用按地图与按方位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越野行进的准备

越野行进准备时重点做好路线选择,距离、方位角量算和行进路线的标注等工作。

选择行进路线,首先应在有利于通行的区域选择最短路径,在此基础上尽量多选择方位物,各转折点尽量选在明显、坚固的方位物上或其近旁。越野行进路线通常依地形进行分段。各路段的距离视方位物多少而不同,通常1~2千米,地形越复杂,距离越应短些,夜间应比白天更短些。

路线选定后,应在图上标绘行进路线,量算各路段的距离(或复步数)和磁方位角,并标注在行进路线一侧。

在图8-23中,分子为磁方位角,分母为距离的复步数,括号内为以米为单位的距离。行进路线两侧的方位物也应标绘出来。

最后,应在图上认真判读、分析各路段上有无不能通行的障碍区(物),并研究确定绕行的方案。

图8-23 越野行进路线的标绘

2.越野行进的要领

在徒步沿道路行进基本要领的基础上,越野行进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出发点上,标定地图,判定站立点,查明到达下一点的磁方位角、距离和时间,并记住沿途重要方位物和下一点的地形特征。然后观察地形,明确前进方向。当不易判定行进方向时,可利用磁方位角判定。方法是:手持指北针,使指北针北端对准下一转折点的密位数,这时由照门至准星看去的方向就是行进方向。在该方向上寻找下一转折点,看不见时,应在该方向上选择一个辅助方位物(仅在实地明显即可的方位物),然后向此方向前进。

(2)在行进中,应随时对照地图。边走边观察沿途地形,注意掌握已走过的距离或行进时间。按方位角行进时,利用指北针检查行进方向,到达辅助方位物后应观察下一个转折点。如仍看不到,可按原磁方位角再选一辅助方位物继续前进,直至到达下一个转折点为止。按地图越野行进时,应通过地图与现地不断对照,随时明确站立点在图上的大致位置,不断判定、修正行进的方向。

(3)将要到达转折点时,应特别注意附近地形的特征。当走完预定的距离和时间,还未见到转折点方位物时,可在此段距离的1/10范围内寻找。如仍找不到,应停下分析原因,分析是地形变化还是方向距离有差错。在没有找到原因前,不可贸然前进。如查不出原因,又找不到应到点位,应按原路退回起点(或前一点),再重新前进。

(4)行进中遇障碍物时,应利用手中的地图和指北针设法绕过。对能通视的障碍物,

图8-24 绕行障碍地段

可以在行进方向上,在障碍地段的对面选一辅助方位物,然后找一迂回路线绕过障碍地段,到达辅助方位物后再按原方向继续前进。但应将障碍地段的直线距离加入已走过的距离内,如图8-24路线A所示。对不能通视的障碍地段,可采取走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绕过,然后按原方向继续前进,如图8-24路线B所示。由持图行进发展起来的“定向越野”,是带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先在图上选定起点、终点和检查点,并量出检查点的坐标;出发时,发放地图及检查点坐标;各参赛中领图后即在图上标出起点、终点和检查点,自选越野路线并逐一找到各检查点,最后达到终点。成绩以点位正确率和所用时间评定。

三、特殊条件下的行进

(一)夜间行进

夜间行进是为隐蔽企图、掩敌耳目的一种行进方式。在装备夜视器材的情况下,与白昼并无更大不同。在没有装备夜视器材的情况下,必须注意掌握一定的方法要领。

夜间行进的特点是光照极弱甚至全无,因而视度不良,地形重叠,不辨远近,难比高低,方向难认,地形对照困难,又不能暴露电光和声音。因此,夜间行进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路线时,尽可能选有特征的道路,且要缩短每段距离。道路两侧的地物,尤其是能借以明辨方向的地物要多,必要时,应绘出重要地点附近的剖面图,以便与夜间看到的地貌轮廓相对照。

(2)认真分析和记忆路线上易于迷路的岔路口、居民地进出口和平行相似路段。在山地行进时,尤其要记忆道路沿线通过涵洞、鞍部的特点,必要时应记住每段路有几个左转弯、几个右转弯。

(3)为了缩短看图时间和辨认难度,可将路线上的特殊方位物、地理名称进行放大,便于夜间看图。

(4)行进开始,首先标定好地图,确定站立点和下一方位物的图上位置,仔细看清并记忆至下一点的地形特征。行进中,多从低处向高处观看两侧坡度和地物轮廓的变化。充分利用指北针及其夜光标志,随时检查及标定地图方向。

夜间行进,一定要按照所选路线走,不得随意改变路线,以免迷失方向。

(5)进出居民地时多选方位物。因为居民地进出口处道路岔口多,居民地外围轮廓变化大。选择道路和方位物时要以永久性的道路和建筑物为方位物,一般而论,过境路比较固定,过境路两侧的突出建筑物不易变化。

(6)夜间山地行进,尽量避免使路线穿越密林,越能观察透空的山顶、山脊越好。上山时,由低向高处看,容易看到透空的山地轮廓变化;下山时,向暗处走,不便观察,故在下山前的鞍部处,要认真、仔细判断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并尽量记住多处特征。

夜间行进,一刻也不能忘掉(或失去)自己在图上的位置,一旦判断不出来,立即停止前进,就地分析地形特征,否则应退回已知点处判定后再走。

(二)沙漠、戈壁地区行进

沙漠、戈壁地区行进的特点是:地形开阔,道路缺乏,方位物甚少,不易确定站立点的图上位置,容易迷失方向。因此,沙漠、戈壁地区行进,一般采用按地图和方位角相结合的方法行进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慎重选择行进路线。在固定和半固定性沙丘和戈壁地区,图上所绘制的道路,一般情况下除个别地段变化外,总的方向、位置基本不变。行进路线两侧应尽可能地多选方位物,转弯点处至少有两个以上方位物。流动沙丘地区,应尽量在方位物较多或地貌特征明显又便于通行的地区选择行进路线。

(2)量测方位角和计算时间。要预先判定好总的行进方向,并分段量出磁方位角,以便行进时心中有数,时间的计算要考虑各种因素,其速度通常为一般地形的1/2~3/4。

(3)随时标定地图,判定站立点的位置。在沙漠、戈壁地区,应以指北针标定地图为主要的标定方法。判定站立点比较困难,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抓明显特殊地形,如沙垄、沙丘、小块灌木丛、盐碱地等;二是有明显地形点时,采用交会法定位;三是多采用极距法定位,即按方向、距离定位,以磁方位角控制行进方向,补测和计时相结合估算距离,每前进一段,就将这段距离按比例尺截取在图上行进方向线上。

(4)正确处理行进中的疑难问题。因沙丘流动性大,个别地段常被流沙覆盖,现地道路可能偏左(右)绕行,现地与地图对照不上,这种路一般不太长,绕过一段,会归向原道路。乘车行进,要沿旧车辙行驶,防止土质松软下陷。

(5)当对地形发生疑问或无法确定站立点时,应沉着冷静,回忆走过的路线和两侧的地形特征。如无法确定时,则应根据行进总方向和远方明显的方位物,取直线向目的地行进,千万不要久留,防止在原地打圈子。

(三)城市地区行进

城市地区行进指在城市的市区和近郊区组织的按图行进。城市地区行进通常为乘车行进,也可组织徒步行进。既可白天实施,也可夜间实施。城市地区建筑物密集且范围较大,按图行进时具有观察受限、相似地形多、地形变化大等特点。另外,我军作战训练基本用图在城市用图中由于比例尺偏小,实地许多明显景观无法表示,地图更新周期长,现势性差,都给城市用图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行进基本要领的基础上,城市地区行进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行进准备时,要搜集各种最新地形资料,研究地形变化情况。准备工作时,除应尽可能选用大比例尺、最新版地形图外,还应尽力搜集行进地区各种可能得到的地形资料。通常应搜集城市的交通游览图、街区图、航空相片等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行进地区的地形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对各种地形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城市地区地形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市区的街道走向变化不大,建筑物变化在地形图上基本反映不出来;市区的范围在扩大,郊区的公路、建筑物增加较多;城市近郊的小型独立地物一般都不存在或变化了,大车路、乡村路消失或改变走向的较多。

(2)确定基本用图。城市地区的基本用图,根据地形变化情况、行进方式和已掌握地形资料的情况,有两种形式可供选择:当所领地形图比例尺较大,出版年代较近时,以军用地形图为基本用图,将其他资料所反映的地形变化情况修测到地形图上。也可在收集到的资料中选择数学基础较好的、现势性较强的一种作为基本用图,用于现地对照,当需要读坐标、距离时,将该图与地形图对照,将有关点转到地形图上进行量算。通常在郊区以地形图为基本用图,在市区以现势性强的其他资料为基本用图。

(3)进入市郊要慎重。城市市区扩大,近郊地形变化大,乘车开进时,不知不觉就进入市区了。因此,从图上看接近市郊时,应在主要路口准确判定站立点,记下里程表读数,沿图上表示的公路行进,在距离控制下,逐段向市区推进。

(4)加强街口对照与距离估算。市区行进时,街道的各种交叉口是现地对照的基本方位物。在以主要街道口为基本控制的前提下,加强小街道口与街道名称的观察,并注意距离的估算,以相互印证对照结果。

第六节 定向运动

一、定向运动概述

定向运动是利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检查点,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或者在规定时间找到检查点得分较多者为胜的一项体育运动。定向运动是国防体育的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国防教育开展形式的扩展。

定向运动是一项健康的智慧性的运动项目,是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野外运动,运动员需凭个人地图判读及指北针运用能力,在陌生野外环境中独立思考,快速判断,果断采取行动,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各个检查点。

(一)定向运动的出现

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最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189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挪威奥斯陆的军营区举行了第一次定向运动,标志着定向运动作为一种体育比赛项目的诞生,距今已有百年历史。1919年有了第一次正式的定向运动比赛,这个项目在北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很快地普及到世界各地。定向运动也由初期单一的一种比赛形式逐步演变为包括各种各样的比赛或娱乐项目在内的综合性群众体育活动。1961年5月由10个国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简称IOF),总部设在芬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有包括中国在内的70个成员国。国际定向联合会是国际单项体育联合总会会员之一。定向运动也是国际承认的奥林匹克体育项目。

定向运动1979年传入我国香港,1983年传入我国内地,定向运动传入我国内地后,最初只是在部分军队院校中开展。后来在普通高校中的一些军训试点院校和部分中学也逐步展开。虽然定向运动引入我国较晚,但因近几年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人在认识和接受定向这一新的运动。2010年被国家三部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批准立项为科技体育内容进入体育课教学。

(二)定向运动的种类

定向运动发展至今已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运动形式。定向运动按照不同的方法可有多种分类。

(1)按运动工具划分可分为徒步定向和工具定向。徒步定向是指一般定向比赛;工具定向是指用一定的交通工具的定向,通常有滑雪赛、山地车定向赛、划船定向赛、轮椅定向赛等。

(2)按其场地不同可分为野外定向、公园定向、校园定向等。

(3)按时间可分为白天定向、夜间定向和多日定向等。

(4)按距离的不同可分为长距离、中距离、短距离等比赛。

(5)按参加人员划分可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个人项目包括单项赛、双项赛;集体项目包括接力赛、混合接力赛。

(6)按技术水平划分可分为初级组体验组、家庭组、高级组、精英组。

此外,还出现了百米定向、积分定向、专线定向等多种定向形式。

二、定向运动的基础知识

(一)定向地图

定向地图,如图8-25所示,是一种附加了地面妨碍通行信息和易跑性信息,用磁北方向线定向的详细的地形图。它是开展定向运动最重要的工具,是运动员识别地形地貌,寻

图8-25 定向地图

找检查点,完成训练或比赛的基本依据。定向地图是为定向运动专门绘制的地图,地图的绘制、印刷都必须严格遵循《国际定向运动地图制图规范》的规定。

1.定向地图比例尺

《国际定向运动地图制图规范》规定,比赛地图比例尺通常为1∶15000,等高距5米。为了适应定向运动的发展,我国基本采用比例尺为1∶10000、等高距5米的地图。而且在制作公园定向地图、校园定向地图时一般采用1∶5000、1∶4000和1∶3000的比例尺。

2.定向地图的颜色和符号

如同其他地图一样,定向地图也要求完整而详细地表示地貌、水系、建筑物、道路、植被和境界,即所谓“地图六大要素”。国际定联根据定向比赛的特殊需要,将定向地图的符号分为七类,并用不同颜色表示。

(1)地貌——用棕色表示,如图8-26所示。这类符号还包括小丘、小洼地、土崖、冲沟、陡坡、土垣等表示地面详细形态的专门符号。

图8-26 棕颜色的符号

(2)岩石与石块——用黄色表示,如图8-27所示。岩石与石块是地貌的特殊形式,它们既可以为读图与确定点位提供有用的参照物,又可以向运动员表明是危险还是可奔跑通行的情况。

图8-27 黄颜色的符号

(3)水系与湿地——用蓝色表示,如图8-28所示。这类符号包括所有露天的明水系。当伴有水生或沼泽生的植物时,也可与相应的植被符号配合使用。

图8-28 蓝颜色的符号

(4)植被——用白色、黄色、绿色表示,如图8-29所示。由于植被能影响人的视线和运动速度,并可提供重要的参照物,因此定向地图对植被做了详细的区分。

白色(空白)表示容易通过的森林;绿色表示有一定通行障碍的森林,颜色越深则表示通行难度越大。黄色表示开阔地,如田野、牧场或其他空旷地;黄绿色表示私宅区域,禁入。如民宅、私家花园或草坪。

图8-29 绿颜色的符号

(5)人工地物——用黑色表示,如图8-30所示。人工地物包括各种道路、房屋、电线、围栏等。

图8-30 黑颜色符号

(6)比赛路线符号(套印符号)——用红色或紫红色表示,如图8-31所示。比赛路线及其通行、障碍、危险、保障等情况在一般的比赛时用手工绘制在地图上;级别高的比赛则用套印的方法印制在地图上。

图8-31 红颜色符号

(7)技术性符号——用黑色、蓝色、棕色表示。技术性符号也是定向地图的重要内容,主要有磁北线、套版线和高程注记等。

3.定向地图路线标号

定向路线标号是指标绘在地图上的起点、终点和各个检查点位置的符号。一条标准的定向路线包括一个起点(用三角表示)、一个终点(用双圆圈表示)和一系列点标(用单圆圈表示),如果起点和终点在同一地方,则用一个圆内加三角形表示,如图8-32所示。

图8-32 路线标号

4.检查点说明符号

因为定向比赛区域里会有很多的检查点,为了正确达到检查点或者在达到检查点附近后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无谓时间去寻找点标,国际定联专门颁发了一套符号和说明系统,称之为检查点说明符号,如图8-33所示。

(1)表头。表头主要包括组别、路线长度和总爬高量。图中表示组别为青年女子组,路线长度为20千米,总爬高量为270米。

(2)表身——检查点说明。检查点说明包含了A~H栏的内容,提供相应检查点的信息。

图8-33 检查点说明符号

A栏:检查点序号。

B栏:检查点代号。

C栏:哪个特征物(当检查点圆圈内有多个相同特征物时)。

D栏:检查点特征物(通常是地图上的符号)。

E栏:特征物所在处进一步信息。

F栏:特征物的尺寸。

G栏:点标所处位置。

H栏:其他相关情况。

(3)表尾。表示标示路段的长度与类型。图中指最后一个检查点到终点距离为350米。

(二)定向运动的器材

1.指北针

指北针,如图8-34所示,用于辨别和保持方向。指南针与地图结合使用时,因需确定北方,所以也常称指南针为指北针。目前指北针基本被分为两类:基板式和拇指式。

其使用方法如下。

(1)指示方位:在现地将指北针持平,指北针稳定后磁针红端所指方向即为实地磁北方向。

(2)标定地图:也叫给地图定向,意思是使地图的方位与实地的方位一致。操作方法为将指北针长边与地图上的指北线相切,转动身体使指北针磁针红端与地图北端一致。这时地图已标定好。

(3)指示前进目标方位:已知图上站立点,将指北针长边切与站立点和目标点连线,转动身体,使指北针磁针红端与地图北端一致,这时指北针面板上的箭头(与长边方向一致)所指方向为目标前进方向。

2.点标旗

点标旗,如图8-35所示,是由一面30厘米x30厘米的红白相间的三角旗构成。它跟打卡器放在一起,指示检查点的所在。

图8-34 指北针

图8-35 点标旗

3.打卡器

打卡器分为机械打卡器和电子打卡器两种。

机械打卡器,如图8-36所示,是用弹性较佳的塑料材料制成,一端装有钢针,每个打卡器的钢针组合图案都不相同。使用时可以夹出不同的印痕,以证明你到达了哪个检查点。

电子打卡器,如图8-37所示,是近几年兴起的基于电子点签系统的成绩验证装置。它是由指卡(存储开始和结束时间)、读卡器(存储运动员到访时间)和终端打印系统组成。

图8-36 机械打卡器

图8-37 电子打卡器

三、定向运动的基本技术

(一)标定地图

标定地图就是使地图与实地的方位一致。使用地图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标定地图,这是在野外使用定向地图的最重要前提。标定地图是个持续不断的、贯穿用图始末的基本要求,每次看图都必须做这一基本动作,不然,很容易犯“南辕北辙”的错误。

标定地图有多种方法,在军事地形学中已有介绍,下面主要讲两种。

1.概略标定

越野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当我们在现地正确地辨别了方向之后,只要将越野图的上方对向现地的北方,地图即已标定。这种方法简便迅速,是定向越野比赛中最常用的方法。

2.利用PWT8M拇指式指北针标定地图

(1)把指北针套在左手大拇指水平放在地图上。将指北针上右侧的蓝色箭头从你所在的位置指向你要行进的位置。

(2)然后水平转动指北针与地图(你的身体也随之转动),直至指北针上的红色指针与地图上表示南北方向的红线平行。

(3)这时,指北针上蓝色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你要行进的正确方向。

(二)利用地图行进

利用地图行进是定向越野的基本运动方式,它有赖于运动员对前面所述各种专项技能的综合运用。学习辨别方向,识别定向地图以及标定地图,对照地形确定站立点,都是为了能够熟练地利用地图行进。

(1)拇指辅行法。在定向运动中用拇指压住图上你目前站立点的位置,把拿图手的拇指想象为你自己(缩小到图中了的自己),当你向前运动时,拇指也在图上作相应移动。此种方法叫拇指法。拇指法主要是帮助你随时明确自己在图上的位置。

(2)沿线运动法(借线法)。当检查点位于线状地形或其附近时,可以采用此法。行进时,要先明确站立点,尔后利用易于辨认的线状地形,如道路、围栏、高压线、山背线、坡度变换线等,作为行进的“引导”,使自己运动时更有信心。由于沿着线状地形前进犹如扶着楼梯的栏杆行走,因此国外称这种方法为“扶手法”。

(3)沿点运动法(借点法)。当检查点附近有高大、明显的地形点时,可用此法。高大明显的地形点可以是高塔、烟囱、路的交叉点、拐弯点等,将此类高大、明显的地形点作为攻击点先行找到,再找检查点。行进前,要先将目标辨认清楚,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前往检查点。

(4)记忆法。一般要按行进的顺序,分段地记住路线的方向、距离、经过的地形点、两侧的辅助(参照)物。通过记忆,应该使自己具备这样一种能力:现地的情景能够不断地与记忆的内容“叠影”、印证,即“人在地上跑,心在图上移”。

(5)水平位移法。水平位移法就是沿着等高线行进,简单地说,就是不上坡也不下坡。运用此法的时机是站立点与检查点在同一高度上,通行障碍小。

(6)偏向瞄准法。这是借线法延伸出来的技术。当检查点位于线形地形上或其附近时,我们所处的位置与其遥遥相对而不是顺延,此时如果直接瞄准行进,受途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偏移,从而使我们在到达该线状地形后,不知检查点在何方(应该左边还是右边)。相反,一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将目标方向往左或右偏移一定角度,则到达该线状地形后就非常明确检查点的位置了。

(7)导线法。当站立点距离检查点较远,途中地形又很复杂时,可以采用此法。行进过程中,要多次利用各个明显地形点,确保前进方向与路线的正确性。但需注意,切勿将相似的地形点用错。

(三)路线选择

选择路线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我们只简单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1)路线选择的标准

省体力;省时间;最安全;便于发挥自己的技能或体能优势。

(2)路线选择时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①充分利用道路,坚持“有路不去越野”的原则。

②起伏不大,树林稀疏可跑的地段,坚持“选近不选远”的原则。

②地形变化较大,树林密集,障碍大的地段,坚持“统观全局提前绕”的原则。

玻璃钢生产厂家福建节庆商场美陈生产厂家龙雕塑玻璃钢雕塑玻璃钢翻制方法商场美陈复原端州玻璃钢抽象雕塑价格铁岭城市玻璃钢雕塑定制玻璃钢蘑菇雕塑价格辽宁园林玻璃钢雕塑生产厂家湛江玻璃钢雕塑怎么样江苏戏曲玻璃钢脸谱雕塑批发亳州动物玻璃钢雕塑安装玻璃钢雕塑报价计算好看的玻璃钢雕塑玻璃钢切面熊雕塑景观玻璃钢雕塑利润怎么样商场的美陈作用清镇玻璃钢雕塑厂家焦作玻璃钢室外不锈钢雕塑小品河南通道商场美陈研发公司好用的玻璃钢雕塑寺庙玻璃钢雕塑许昌玻璃钢卡通雕塑定制定做玻璃钢大米卡通雕塑玻璃钢铸铜人物雕塑加工不锈钢太湖石玻璃钢仿铜雕塑定做周年商场美陈哪里买包头玻璃钢雕塑公司广东迎宾玻璃钢雕塑汕头玻璃钢景观雕塑厂家金昌玻璃钢雕塑价格香港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汪小菲曝离婚始末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何赛飞追着代拍打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卫健委通报少年有偿捐血浆16次猝死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高校汽车撞人致3死16伤 司机系学生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饲养员用铁锨驱打大熊猫被辞退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特朗普无法缴纳4.54亿美元罚金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联合利华开始重组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沉迷短剧的人就像掉进了杀猪盘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事业单位女子向同事水杯投不明物质凯特王妃现身!外出购物视频曝光河南驻马店通报西平中学跳楼事件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钱人豪晒法院裁定实锤抄袭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老人退休金被冒领16年 金额超20万

玻璃钢生产厂家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

玻璃钢生产厂家福建节庆商场美陈生产厂家龙雕塑玻璃钢雕塑玻璃钢翻制方法商场美陈复原端州玻璃钢抽象雕塑价格铁岭城市玻璃钢雕塑定制玻璃钢蘑菇雕塑价格辽宁园林玻璃钢雕塑生产厂家湛江玻璃钢雕塑怎么样江苏戏曲玻璃钢脸谱雕塑批发亳州动物玻璃钢雕塑安装玻璃钢雕塑报价计算好看的玻璃钢雕塑玻璃钢切面熊雕塑景观玻璃钢雕塑利润怎么样商场的美陈作用清镇玻璃钢雕塑厂家焦作玻璃钢室外不锈钢雕塑小品河南通道商场美陈研发公司好用的玻璃钢雕塑寺庙玻璃钢雕塑许昌玻璃钢卡通雕塑定制定做玻璃钢大米卡通雕塑玻璃钢铸铜人物雕塑加工不锈钢太湖石玻璃钢仿铜雕塑定做周年商场美陈哪里买包头玻璃钢雕塑公司广东迎宾玻璃钢雕塑汕头玻璃钢景观雕塑厂家金昌玻璃钢雕塑价格香港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汪小菲曝离婚始末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何赛飞追着代拍打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卫健委通报少年有偿捐血浆16次猝死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高校汽车撞人致3死16伤 司机系学生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饲养员用铁锨驱打大熊猫被辞退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特朗普无法缴纳4.54亿美元罚金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联合利华开始重组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沉迷短剧的人就像掉进了杀猪盘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事业单位女子向同事水杯投不明物质凯特王妃现身!外出购物视频曝光河南驻马店通报西平中学跳楼事件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钱人豪晒法院裁定实锤抄袭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老人退休金被冒领16年 金额超20万

玻璃钢生产厂家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